拾年拾穗計劃
(文化海洋談海洋文化) 周亦龍 2016/03/10
緣起:60歲左右的十幾個人,因為關世傑系主任二公子家惟兄捐贈款的如何運用而「聚」。
聚落:人生70才開始,那麼就為這群人的未來十年十歲,做個拾年拾穗的計劃吧!
壹. 蒐集資料
- 各路英雄好漢(農委會、中油、台電、教授…)身懷絕技(水下技術、鑽探、氣象、社團、管理…等)
- 各機關都有歷年的例行計劃
- 文化大學已成立海洋研究發展中心
- 講師可帶數位學生赴太平島實習案(未來經常可用資源)
- 珍貴機器停滯多年(未發現且可運用的資源)
- 每班平均20人 * 20屆 * 2個組 = 800人(畢業海洋人)
貳. SWOT分析
- 已停辦近三十年的海洋系,竟然能從同學會變成校友會,繼成立海洋研究中心;讓我們看到關世傑前主任創辦海洋系影子及家惟兄慷慨解囊薪傳父志的引子,正蓄勢待發,後市可為。
- 把海洋系開到華岡山上去的笑話,變成效法關世傑前主任明知不可行而行的Just Do It基因精神
參. 定位
- 「海洋」人,即「每」個人都是海洋的領頭「羊」,「水水」的;有台灣海洋文化的味道。
肆. 目標
- 薪傳海洋經驗成驚豔
- 培育年輕人才為棟樑
- 創新台灣「海洋文化」
伍. 策略
- 月會/季會/年會 : 初期每月舉行動腦會,再轉換成可執行方案會議,並形成海洋中心生態運作。
- 劇作/聚作/鉅作 : 將個人豐富經驗的劇作,形成具規劃的海洋聚作,最後聚落成台灣海洋鉅作,成為年輕人可使用的工具(編輯年鑑→累積海洋式金字塔)。
- 講座/獎座/槳座 : 舉辦講座,頒發獎座,讓資深海洋人都有划槳的座位,薪傳資深經驗,並獎勵年輕人才,達到培育新人目的。
- 公眾講座的著作和個人劇作的講座,再互動成為台灣海洋人的年度裝置藝術鉅作。
- 策略聯盟 : 將各單位既定未行的計劃,擬訂推動成為海洋中心的策略聯盟方案。
- 擬訂具吸引力的海洋科目內容(核心價值),凝聚年輕人(台灣大學、海洋大學、海事學校)、學者、產業,共創台灣海洋文化學術中心願景。
陸. 戰術
- 月 會:每人可用資訊→每月聚會→每月聚落→聚作→鉅作
- 海洋科目:海洋科目表 →每人填寫→會議分配組合成小組→分工合作執行
- 主題內容(核心價值):據吸引力→具吸引力→聚吸引力(運用資深者的工作根據地,奉獻具豐富經驗的知識,凝聚整合年輕人、學者、學校、講座、論文、著作)
- 系友列冊 : 登記每個系友的專長及可用資源,供會議編組及擬定工作項目討論
- 社群證照(暫以簡易勳章代之):設計單款勳章,每年發一個,累積掛胸前;五年換發資深勳章,十年再頒發第三款榮譽勳章。再伺機發展成為協會、基金會組織。